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医生
盛京医院
时间:2022-06-02 11:08:01  来源:  作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现代化数字化大学附属医院。医院有南湖、滑翔和沈北3个医疗院区,均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总建筑面积69.20万平方米;医院的医药研究教育发展基地,位于辽宁省本溪市高新区“中国药都”,建筑面积15.21万平方米。

作为首批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综合类)建设单位,医院发挥中心城市医疗服务优势和综合医院学科优势,并于2020年被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批准为国家儿童(东北)区域医疗中心。同时,医院还高质量完成了国家传染病、创伤、癌症、神经疾病、骨科及精神卫生区域医疗中心的申报和省级评审工作。

盛京医院是国内第一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的综合性医院,实行三院区一体化管理,即一套领导班子,一套信息系统,统一的文化理念,以及统一的人事、财务、医疗和后勤服务保障管理,保障了医院协调运行和高速发展。

医院前身是1883年苏格兰教会在沈阳兴建的盛京(施)医院,是东北第一家西医院;1912年,医院成立了东北三省第一所医科大学——奉天医科大学,时为东北地区医学教育的最高学府;1949年,医院正式并入中国医科大学,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仁爱济世的教会精神融入红医文化,医院从此开始了崭新的里程;1969年,为响应毛泽东“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六·二六”指示精神,医院整体迁往朝阳地区;1983年,医院全部迁回沈阳;2002年,医院全面接管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成立滑翔院区;2003年建院120周年之际,医院恢复“盛京医院”名称;2016年,医院完成了三院区一基地的建设布局,从此迈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2019年,医院成为首批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综合类),百年老院在新时代获得发展建设的重大历史性机遇;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文件,批准在医院设置国家儿童(东北)区域医疗中心,医院成为国家首批、东北唯一获批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单位。

医院员工共7305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562人,含聘任正高级职称、副高级职称707人;博士生导师125人,硕士生导师558人;国家级领军人才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1人,国家级青年领军人才2人;担任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医学会正副主任委员和常务委员学术任职的专家16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职专家11人。

赵玉虹  临床流行病学、医学信息学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妇女代表,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住培基地负责人,辽宁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教学名师、优秀科技工作者,沈阳市十大科技英才等称号;兼任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任职;主要从事医学信息学、精准医学、临床流行病学等相关教育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和辽宁省揭榜挂帅项目等,累计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多次获得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承担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项,主编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孙思予  内镜诊治中心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现任国家卫生健康委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会长;率先在国内外建立了一整套以内镜超声为中心的全新微创诊疗体系,创办SCI收录期刊《Endoscopic Ultrasound》并担任总编辑,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基金项目,发表论文280余篇(其中SCI收录150余篇),出版专著5部(其中英文1部),获得国内外专利16项,科研成果以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6项。

刘彩刚  肿瘤中心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辽宁特聘教授;现任辽宁省肿瘤创新药物研发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国医科大学延安医院业务副院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肿瘤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乳腺疾病诊治培训基地负责人、辽宁省医学会乳腺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纽约科学院特邀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主持多项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发表文章百余篇,他引千次;以第一完成人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3项;致力于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等综合治疗,在国内率先实施开展上肢淋巴水肿的微淋巴管微静脉超显微吻合技术;作为Leading PI主持多项国际和国内注册临床试验。

王维林  小儿外科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辽宁省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曾任中华医学会第八届小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第一届小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副总编辑、《临床小儿外科杂志》副主编;我国小儿肛肠外科学术带头人,获得首届辽宁名医、中国医师奖和国家名医卓越建树奖;带领的研究团队获辽宁省高校优秀创新团队,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临床与基础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子课题分别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发表论文26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主编《小儿排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张金哲小儿外科学第二版》等专著。

郭启勇  放射科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顾问,辽宁省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曾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第一届和第三届委员会会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放射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学影像中心管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服务机构质量管理分会第一届副会长,辽宁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师协会医学影像医师分会会长,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会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国家卫生健康委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医院“先声杯”优秀院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医师最高奖项“中国医师奖”和亚太腹部放射学会金奖等。

阮强  病毒研究室

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检验学组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理事;多年来一直从事医学病毒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两次赴意大利波罗尼亚大学微生物研究所从事合作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巨细胞病毒感染致病机理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7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作为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0余篇;研究论文荣获日本岐阜大学第二届“武藤奖”,研究成果荣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辽宁省教委技术进步二等奖、辽宁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和辽宁省医学会医学科技二等奖。

杨清  妇科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医科大学妇产科学科带头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特聘教授、教学名师,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白求恩式好医生”,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现任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委员兼内镜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会长、辽宁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辽宁分中心主任、辽宁省妇科疾病及妇科内镜诊疗技术质控中心主任,曾任辽宁省医学会微创妇科分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妇科恶性肿瘤病因学研究及精准治疗,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及憩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级研究课题2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10余项,参编和主编专著10余部。

窦晓光  感染科

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和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感染性疾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负责人,辽宁省传染病重点学科主任,辽宁省病毒性肝炎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师协会传染病分会会长; 《中华肝脏病杂志》副总编辑、《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副主编、人卫版教材《传染病学英文版》副主编;首届“辽宁名医”;主持及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20余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21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06名;擅长传染病和各种肝病诊治,特别是疑难重症肝病和不明原因发热性疾病。

张志强  康复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教研室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副会长,辽宁省康复医学会理事长,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康复分会副会长,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康复医学专家委员会物理治疗学组组长;以主要负责人承担省级课题4项,发表论著5篇(其中主编《卫生部规划教材-康复医学》),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或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共26篇;从事康复医学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擅长脑血管病、急慢性运动系统损伤以及老年病的康复治疗,并在上述领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付勤 骨科

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物盐疾病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曾任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第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杂志》副主编,《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等编委;擅长高难度脊柱疾病和复杂髋膝关节疾病诊疗,研究方向为骨质疏松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曾获“辽宁名医”称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级研究课题多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70余名。

吴斌 泌尿外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男科学杂志》副主编、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性学会医学专委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曾任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性学会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男科学分会3届主任委员;曾获中国医师奖和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在1991年全国卫生系统出国考试中排名第一,在2016年《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参办的肾势中国-手术病例展播全国行(单体位单极电钩腹腔镜肾癌及下腔长段癌栓切除)手术视频网络投票中获得全国第一名,在2017年沈阳百姓一家亲网站举行的《100位“辽宁名医”,top10花落谁家?》辽宁名医评比投票中获第一名并成为唯一过30000票的名医。

 

赵彦艳  临床遗传科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主任委员;荣获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辽宁省三八红旗手、沈阳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收录64篇),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科技部重点专项课题3项,主编教材2部、副主编教材2部、副主译2部;盛京医院医学遗传学学科带头人。

刘云会  神经外科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法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微侵袭神经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曾任辽宁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手术及康复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辽宁省脑损伤疾病质控中心主任;辽宁名医,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从事神经外科临床与科研工作30余年,完成手术近万例;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市级基金,研究成果获得辽宁省科学技术一、二等奖及国家教育部科技成果奖。

赵立  呼吸与重症监护内科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首席科学家,辽宁名医;现任中国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及慢阻肺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呼吸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委员、辽宁省预防医学会呼吸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主任委员、《实用药物与临床》副主编等,曾任辽宁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呼吸生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并在该领域有较深造诣;作为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级课题5项及其他省部级课题12项;获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石喻  放射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消化影像专业委员会(学组)委员;获得中央组织部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称号,辽宁省科学技术奖、辽宁医学技术奖、辽宁青年科技奖、中华医学科技奖和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获得者;长期从事多模态磁共振(MRI)在肝胰纤维化的临床应用研究,先后发表包括Am J Gastroenterol 等相关领域的期刊论著79篇,IF值总分超过100;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刘扬  消化内科

教授,博士生导师;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杂志顾问主编,中科院“百人计划”A类获得者,2018年首批“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选,2015年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包括Clinical Cancer Research、Oncogen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Ebiomedicine等多篇国际高水平学术论文,部分研究成果获得2018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研究项目,其研究主要是通过利用多组学的分析方法,阐释在各种细胞压力条件下肿瘤代谢重编程的过程及重要机制,从而发展新的肿瘤治疗靶点和方法。

李达  生殖医学中心

教授,硕士生导师,耶鲁大学兼职教授;先后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兴辽英才计划”辽宁省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选等优秀人才项目;现任辽宁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青年委员;担任Clinical Endocrinology等多本SCI期刊编委,学术成果曾多次被Nature、Nat Rev Endocrinol、Cell Metab等知名杂志引用,并于2020年入选全国妇产科专家国际论文学术影响力百强;近些年主编5部教材,其中1部以四种语言在多个国家出版发行;在生殖领域研发的新技术、新方法已陆续面向临床推广应用,并被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英国BBC等多家知名媒体广泛报道。

张淑兰  妇科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辽宁省高校攀登学者;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曾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2届常务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3届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首届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妇科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曾以第一完成人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发表相关论文百余篇,参加多部全国统编教材编写工作;培养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留学生及硕士研究生百余名;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妇科内分泌和生殖道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治,以及妇科疑难重症的抢救,尤其是对宫颈相关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刘春峰  小儿内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教研室主任、小儿急诊急救内科主任、辽宁省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和急救学组组长、辽宁省医师学会儿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主编,《中国实用儿科杂志》杂志副主编,《中华儿科杂志》《中国循证儿科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中华实用临床儿科杂志》和《临床儿科杂志》编委;擅长儿童急危重症的诊治;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课题9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关于小儿脓毒症系列研究获2010年“吴阶平-杨森医学研究奖”),先后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参加编写了25部著作(其中担任主编、副主编的各5部)。

 

薛辛东  小儿内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辽宁名医,辽宁省高校教学名师,“第三届中国儿科医师奖”和“中国新生儿医师奖”获得者;曾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转化医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儿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辽宁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在国内率先开展肺功能及MRI在新生儿早期的临床应用,以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2项,获第七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等,主编卫生部规划教材6部,发表SCI文章22篇、核心期刊文章200余篇。

毛健  小儿内科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连续3届),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新生儿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辽宁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第十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危重新生儿疾病救治,主要研究方向为围产期脑发育与损伤临床诊断与评价;担任《发育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中国循证儿科杂志》《临床儿科杂志》《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等杂志编委;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60余篇,主编专业书籍1部,参研课题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卢再鸣  放射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法律与维权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首届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第十三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及第十四届和第十五届介入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第1-3届介入医师分会委员;11本国际与国内杂志编委及审稿专家,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承担多项国家重点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基金;《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等多部国家规划本科与研究生教材编委。

戴朝六  普通外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及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委员、肿瘤学分会肝癌学组委员、肝脏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委员,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肝癌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和辽宁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国内10余种期刊杂志任副主编及编委,发表中英文医学论文100余篇,主编(译)或参编著作10余部;多次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90余人;从事普通外科多年,在肝脏外科(复杂肝脏肿瘤)、门静脉高压症及胆道、胰腺疾病诊治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白伦浩  骨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科大学运动医学二级学科带头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骨科主任;荣获第三届世界内镜医师大会暨恩德思医学科学技术奖、第四届国之名医、第三届辽宁名医称号、辽宁省“兴辽计划”科技领军人才;现任国际矫形与外科创伤协会(SICOT)中国部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委员及运动医疗学组秘书长、辽宁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务委员、沈阳市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等;长期从事⾻科临床及科研⼯作,擅长髋、膝、肩、肘关节置换,以及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

张成普  全科医学科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科教研室主任,《国际儿科学》杂志主编,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健康管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慢病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辽宁省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委会第一、二届主任委员和医院医保管理专委会第一届主任委员,辽宁省生命关怀协会理事长,辽宁省医院品质管理联盟执行副主席,国家卫生健康委现代医院管理能力建设专家委员会医院信息化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医保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质量协会医疗与健康分会副会长、国家儿科专业医疗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专家、第八届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医疗机构管理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

赵群  小儿外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儿科疾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负责人;现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常务委员及小儿创伤矫形学组组长,中国医院协会大学附属医院分会副主任委员,曾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辽宁省医师协会会长、辽宁省医学会副会长及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医科大学学报》主编等职;荣获国家卫生健康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辽宁省优秀青年专家、全国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小儿骨科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在“小儿先天性髋脱位”等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科研成果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刘学勇  康复科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智慧后勤与保障分会会长、中国医院协会医疗联合体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建筑系统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后勤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专家委员会后勤服务与管理分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采购与管理分会副会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院后勤发展分会副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评定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康复治疗学组委员、辽宁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

赵敏  急诊科

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急诊科主任、急救医学教研室主任、辽宁省中毒诊治中心主任、辽宁省急危重症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亚太地区临床毒理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副主席,曾任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第二届副会长;擅长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症和急性中毒的诊断与救治;主要研究方向为急性危重病和急性中毒,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奖1项和沈阳市科技进步奖1项;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争优创新先进个人、辽宁名医、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市课题7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 40余篇),编写医学书籍10余部。

郭锡斌  小儿内科

教授,主任医师;曾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副院长、中国医科大学儿科研究所所长、《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总编辑、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建筑系统研究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后勤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医院协会医院建筑系统研究分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院协会后勤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十佳医院基建管理院长;发表儿科临床医学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参编论著3部、译著1部。

李智伟  感染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院协会抗菌药物应用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传染病标准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级专家,辽宁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辽宁省一流课程及精品课程《传染病学》课程负责人;2016年首届“辽宁公卫名家”、2003年“辽宁省青年五四奖章”、第三届“沈阳优秀医师奖”获得者;主要从事感染性疾病、传染病、不明原因发热、疑难重症肝病的诊治与研究,承担或参加国家、省级课题18项,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奖5项,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

任卫东  超声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荣获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辽宁省首届名医称号;现任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超声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超声心动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超声医学质控中心主任委员、政协沈阳市第十五届常务委员,曾任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及妇产学组副组长、辽宁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辽宁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各类奖项20余项,主编出版超声医学教材和专著13部,参编10余部;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人。

白玉作  小儿外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肛肠学组组长,辽宁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副总编辑、《临床小儿外科杂志》编委等;首届辽宁青年名医、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儿消化道畸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擅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微创治疗,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研究,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多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

李玲  内分泌内科

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辽宁名医;现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及妊娠糖尿病学组组长、中国内分泌代谢病专科联盟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内分泌和代谢分会常务委员、《中华糖尿病杂志》《Endocrine Reviews》《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编委,曾任辽宁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七届主任委员;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研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特别擅长妊娠期间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诊治,对常见的糖尿病、甲状腺等疾病治疗非常精准,对疑难病症例如性发育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症、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等的诊治有独到见解。

马秀岚  耳鼻咽喉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名医、辽宁名医、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中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学科带头人、盛京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及听力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国际听觉和前庭医学协会中国分会副主席、《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等多本核心期刊编委/常务编委、辽宁省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主任、国家及省市重度耳聋听觉植入救治项目负责人,曾任辽宁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主持完成省级以上课题9项,以第一完成人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和辽宁医学奖2项,主编或副主编专著3部,发表SCI及中文核心论文70余篇。

刘彩霞  妇产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母胎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母胎医学中心主任、辽宁省产科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负责人、辽宁省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妇产科分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双胎妊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高危妊娠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促进自然分娩专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母胎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母胎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整合医学分会生殖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首届辽宁名医、辽宁第十届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教学名师;曾获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科技成果一等奖和辽宁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主编或参编教材40余部。

王秀霞  生殖医学中心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伦理与管理学组副组长、辽宁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副组长、辽宁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编委;自2000年起从事辅助生殖技术方面工作至今,主要致力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及诊治及辅助生殖技术精准治疗研究,主持国家及省市级课题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

魏庆宇  过敏(变态)反应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辽宁名医;现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促进会过敏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过敏病预防与控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委会主任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评审专家;从事过敏性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30余年,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持国家、军队及省级课题11项,参与制定多项过敏疾病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发表论文50余篇,科普文章50余篇,主编专著和科普6部,参编3部。

李岩  消化内科

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届辽宁名医;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及中西医结合协作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脑肠动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消化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消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促进会消化整合医学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学会常务委员及胃肠动力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消化心身联盟常务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辽宁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会主任委员、辽宁省消化心身联盟主任委员;曾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7-10届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医学会主任委员;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省及国家专科学会科技进步奖各1项,发表论文260余篇,主编专著3部。

李晓东  心血管内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基础研究学组副组长、中国老年医学会高血压分会辽宁省工作组副组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心脏病学会中国教育基地负责人、卫生部首批冠脉介入和心律失常培训基地主任,曾任辽宁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高血压杂志》《中国医科大学报》《实用药物与临床》等杂志编委及审稿专家;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有关冠心病、高血压的研究课题6项, 在国外杂志、国家级及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

刘兆玉  放射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周围血管病与肿瘤介入诊疗技术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沈阳市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介入医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兼副秘书长及动脉性介入创新中心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内脏动脉疾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影像学会常务理事、《中华放射学杂志》等多本国家级专业杂志编委。

刘勇  检验科

三级教授,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辽宁省优秀教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欧洲临床微生物和感染病学会药敏委员会第二届华人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委员,曾任辽宁省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8-10届副主任委员等;多年来致力于临床微生物方向的研究,新冠疫情期间牵头研发的“10合1混采检测技术”和“全场景信息系统”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为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做出突出贡献;刘勇教授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创新团队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应急公关创新团队奖;承担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科技部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厅、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项目1项,累计经费86.3万元;在SCI收录及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

刘卓刚  血液内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液病精准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细胞研究与治疗分会委员、CSCO抗白血病联盟副主任委员、CSCO淋巴瘤联盟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学会白血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液学专委会委员,曾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担任《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等杂志编委;率先在东北地区开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及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在辽沈地区开展CAR-T技术治疗淋巴瘤及淋巴细胞白血病。

杨屹  小儿外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小儿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九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十届泌尿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八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和《临床小儿外科杂志》编委;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选;擅长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的诊断与治疗,对小儿先天梗阻性肾病的研究处于全国先进水平;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多项,主译坎贝尔泌尿外科学儿童泌尿外科学分册,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17篇),荣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

白小涓  老年医学科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老年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东北老年医学中心联盟主席、科技部和教育部课题及论文评审专家、国内多家核心杂志编委及审稿人,曾任辽宁省医学会老年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主任委员;致力于衰老及老年相关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承担国家科技部“973”衰老课题2项,2007年及2010年参与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9年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17年获得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20年主译并出版老年医学经典教材《Broclehurst老年学与老年医学(第8版)》;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培养研究生80名(博士25名、硕士55名)。

王晓非  风湿免疫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委员、中华内科学会免疫吸附与细胞治疗学组常务委员、辽宁省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生命科学学会辽宁省免疫与不良妊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北三省风湿病联盟副主席、中国风湿免疫病医联体联盟常务理事、中国医学生物免疫学会风湿免疫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北方骨质疏松联盟副主席、辽宁省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东北三省防治风湿病联盟副主席,曾任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医学会风湿病学会主任委员;辽宁名医;从事风湿病研究,承担或参加多项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150余篇。

赵平  麻醉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及产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及分娩镇痛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和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师协会麻醉与围术期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分娩镇痛试点专家工作组组长;“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特聘教授、辽宁名医;擅长危重患者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研究方向为麻醉对脑功能影响及围术期脑保护;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6项省部级项目,以第一完成人获得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辽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nesthesiology》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编写书籍12部。

陈铎  神经外科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辽宁省脑损伤疾病质控中心执行主任、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基层神经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神经外科危重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颅内复杂肿瘤、脑血管病如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颅脑创伤等显微外科手术;从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与早期脑损伤相关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颅内恶性肿瘤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得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省、市科研项目共计7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文章30余篇,参编神经外科专著2部。

孙志军  心血管内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沈阳市高层次人才;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衰学组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委会委员、中国心衰联盟秘书长、辽宁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分会委员及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衰学组副组长、辽宁省预防医学会心血管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心力衰竭与心肌病杂志》《EHJ心力衰竭与心肌病中文版》编委,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擅长心力衰竭诊治、尤其生理性起搏及各种起搏器植入技术,率先在东三省开展生理性起搏治疗心衰合并房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课题8项;参与撰写2018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近五年发表论文24篇,其中SCI论文13篇。

陈晓隆  眼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及眼底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及眼底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眼底病学组副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眼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视力残疾康复学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分会黄斑学组委员、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保健专家组成员、沈阳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评审专家、科技部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审专家。

曹志伟  耳鼻咽喉科

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耳鼻咽喉装备专委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会长、沈阳医学会耳鼻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鼻内镜专家组成员,曾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及第一届耳鼻咽喉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辽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

范玲  护理部

教授,主任护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护理学会理事,中华护理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生儿护理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护理学组副组长,辽宁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及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全国率先实施护理垂直管理模式,带领盛京医院护理团队获全国优质护理服务考核优秀医院、首批国家临床护理重点专科、全国护士岗位管理试点医院,护理学科连续五年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名位居前十;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SCI收录17篇;主编教材与论著近30部,《儿科护理学》第三版获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二等奖;任《中华护理杂志》等多家杂志编委;获全国护理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三等奖,3次荣获中国护理管理创新奖卓越奖,首届全国优秀护理部主任、全国杰出护理工作者、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沈阳市领军人才等称号。

陈苏宁  中医科

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辽宁中医大师,辽宁省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辽宁省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沈阳市高层次领军人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任盛京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脾胃病分会常务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慢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病、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生部脾胃病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项目负责人;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及心血管系统疾病,主持并参与国家、省级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著作1部、参编著作3部。  

肇丽梅  药学部

教授,主任药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和海医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和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和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第五、第六届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临床药物评价及治疗工作,完成多项新药临床评价及数千例病人个体化药物治疗,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药物代谢/药物基因组学;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科技部重大专项(子课题)5项,在国内外相关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周华  肾内科

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肾内科主任,透析室负责人,内科教研室副主任;现任中华药理学会肾脏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非公立协会肾脏病透析分委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免疫学会肾脏免疫分会主任委员;美国NIH工作9年,梅奥诊所临床进修3个月;2013年中国医科大学”海外人才引进”,获辽宁省“攀登学者”,“兴辽计划”领军人才,“十百千高端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为《Current Drug targets》、《Annals of Urology and Nephrology 》与《临床肾脏病杂志》编委;主攻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疾病(膜性肾病和狼疮肾炎)与急性肾损伤慢性化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新方法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累积经费近600万;发表SCI论文42篇,累计影响因子182,参编英文专著3部;培养硕士、博士及博士后34人。

林晓萍  口腔科

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委员会会委员、辽宁省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老年口腔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辽宁省牙周病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口腔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中华口腔医学创新基金等省、部、市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科研经费200余万元;兼任《上海口腔医学杂志》、《口腔疾病防治》编委、《journal of periodontology 》杂志审稿人、《口腔医学》审稿专家;在国内外核心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相关成果分别获2013年、2016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刘维贤  口腔科

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病学及合学专业委员常务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病学及合学专业委员前任主任委员、辽宁省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获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1项,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专业临床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口腔颌面领域疑难病症的诊治经验,在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儿童脉管瘤治疗、口腔颌面部先天畸形治疗、复杂面部骨折治疗及口腔种植等方面具有深厚的临床积累和较高的造诣。

吴硕东  普通外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卫生部有特殊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副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曾任辽宁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常务委员、辽宁省抗癌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获得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荣获辽宁省首届青年先进科技工作者、沈阳市劳动模范、沈阳市五四奖章、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知识分子等称号;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400篇,其中SCI收录80余篇;主编《单孔腹腔镜手术操作技术》等多部学术著作。

林蓓  妇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辽宁名医、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现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委员、辽宁省预防医学会生殖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学会妇女保健分会常务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百姓健康电视频道妇幼健康分频道专家委员会委员等;擅长妇科恶性肿瘤规范化治疗,在妇科常见疾病、妇科内分泌疾病、妇科疑难危重症的救治等方面也有独到之处;承担课题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发表论文250余篇,其中SCI百余篇,累计IF值345.139;研究成果获得省、市级奖项10余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华医学三等奖2项等。

尚云晓  小儿内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荣获首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亚太地区儿科呼吸、变态反应及免疫学会”颁发的“高级研究学者奖”、第五届“人民名医卓越建树”称号、第二届“辽宁名医”、第十一届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副组长、全国儿童毛细支气管炎协作组组长、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呼吸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和呼吸学组组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童肺炎联盟委员会副主席、国家卫健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儿童用药专家组专家、东北地区儿科呼吸学组组长、儿童哮喘协作组组长;《国际儿科学杂志》编辑部主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副主编,主编医学专著5部、副主编6部。

冯国和  感染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辽宁名医、沈阳市优秀共产党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援鄂期间担任辽宁援襄医疗队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获湖北省委、省政府新时代“最美逆行者”、辽宁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称号;辽宁省医学会第十二届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沈阳市医学会传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曾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自然疫源性疾病学组委员、辽宁省医学会第十一届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医35年,擅长发热、黄疸、乙丙肝抗病毒、母婴阻断、各类肝损害、肝硬化以及其他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等诊治;获省部级科技奖3项、国家、省部级课题7项,专著4部、论文140余篇,多篇SCI收录,指导博、硕士生20余人。

菅凌燕  药学部

三级教授,主任药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药师协会理事及药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药物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辽宁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第一届常务委员;获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分会领导力奖、辽宁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辽宁省十大健康卫士、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等荣誉;研究方向为药事管理、临床药学和抗菌药物评价等;获得国家及省市级课题、横向课题资助10余项,发表文章100余篇,主编、副主编、参编医院药学相关论著及教材10余部。

王晓明  放射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辽宁省医学会分子影像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神经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住培放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兼放射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影像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磁共振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医学影像与影像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放射专委会委员,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会长、中华放射学杂志编委、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常务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等;曾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12、13届神经学组副组长;曾荣获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国家、省部级科研奖励9项,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编著教材及专著10余部。

何平  老年医学科

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老年病分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老年医学二级学科带头人;第二届辽宁名医;从医3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老年肿瘤的诊治、老年间质性肺疾病及老年各种难治性感染;先后承担国家级省市课题14项,获资助经费120余万元;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 收录24篇,总影响因子超50分;多年来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培养研究生40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30名;医疗上对各种顽固性感染、间质性肺疾病、老年肿瘤、难治性哮喘、老年痴呆、老年各种微创治疗的综合应用,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辽宁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沈阳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炎症性肠病学组核心成员、辽宁省炎症性肠病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性肠病诊疗质控评估指导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炎性肠病规范诊疗质控管理联盟(IBDQCC)东北地区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炎症性肠病联盟副主任委员、《中华炎性肠病杂志》编委;辽宁省教育厅诊断学精品课程负责人、全国高等学校医药学成人学历教育教材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第3版主编、中国医科大学优秀专家;荣获中国医科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中国医科大学优秀教师等称号。

夏丽坤  眼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眼科主任、眼科教研室主任;现任辽宁省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屈光手术学组委员、辽宁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组长、国际屈光手术学会会员、欧洲白内障与屈光手术医师学会会员、辽宁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国内第一批从事全飞秒手术的屈光手术专家;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从事屈光不正及眼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擅长全飞秒激光手术治疗近视。

马晓欣  妇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肿瘤生殖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微创妇科分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内分泌及绝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带头人、辽宁特聘教授、辽宁青年名医;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及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疗和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省市级课题20余项;获科研成果10余项,其中辽宁医学奖一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田峰  骨科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手足踝显微外科病房主任、中华医学会手外科第九届学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第六届手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东北地区手外科学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矫形学会中国部(sicot)足踝学组委员、医促会足踝学组委员、辽宁足踝学组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科研及手足畸形治疗临床工作,对平足、高弓足、拇外翻、足部疼痛畸形,踝肘腕关节疼痛,多指、并指等手足畸形,四肢良恶性肿瘤,手足麻木功能障碍等周围神经疾病,皮肤缺损,肘关节脱位、畸形、疼痛,四肢骨折,肌腱损伤,糖尿病足治疗发病机制和临床诊疗有丰富经验。

王旭梅  心理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音乐想象治疗师(MIT)、团体关系会议实习顾问;现任辽宁康复医学会心理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主任委员;曾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康复医学会常务委员;从事精神医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年,主要在心理咨询与治疗、心身医学、心理危机干预方面工作,擅长精神分析、家庭治疗、音乐治疗,尤其在儿童青少年心理成长、伴侣婚姻家庭、职场压力、心理压力导致的躯体问题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11项;发表论文105篇,其中SCI收录8篇,累计影响因子17.67分。

谭季春  生殖医学中心

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生殖障碍疾病与生育力重塑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辽宁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生育力保护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辅助生殖技术管理专家库成员、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选、沈阳市科学技术评审专家、沈阳市卫生局优秀专家、沈阳市领军人才等;擅长不孕不育和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治,中西结合治疗不孕;在国内外率先应用自体经血干细胞治疗宫腔粘连;承担国家省市科研课题17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

欧阳玲  妇科

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辽宁省医学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快速康复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妇科加速康复外科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妇科学组组长、辽宁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在国内较早将“加速康复”理念应用于妇科领域并建立妇科加速康复示范病房,主张患者在舒适状态下接受微创手术,以较弱应激获得快速康复;擅长阴式手术,腹腔镜(包括单孔、NOTES)和宫腔镜手术,对机器人辅助下手术有一定研究;擅长为患者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使患者获益;在SCI、核心期刊共发表文章60余篇,获得省级以上课题9项。

冯娟  神经内科

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卒中学会免疫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神经免疫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委员、辽宁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与感染学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辽宁省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专家;近5年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协作课题等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获辽宁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6篇,IF值113.044,其中JCR1区1篇,2区10篇;主编医学论著1部、副主编1部;2009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2018年入选沈阳市高层次领军人才。

谭晓冬  普通外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青年名医,民心网“患者心中的好医生”,医信天下“中国影响力医生”,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现任国际胰腺病学会(IAP)会员、美国胰腺病协会(APA)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医师分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率先开展达芬奇机器人及腹腔镜微创手术,现已完成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胰体尾切除、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胰中段切除术、全胰切除术等疑难微创手术,超百例;致力于胰腺疾病新型治疗体系建立,创新与改良胰腺手术,显著降低胰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富建华  小儿内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围产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危重医学学组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新生儿学组组长、辽宁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常务委员等;中华儿科杂志、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国际儿科学等 8部杂志编委;主要从事早产儿肺损伤及脑损伤基础与临床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课题10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百余篇,SCI收录30余篇;获第七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参编卫生部规划教材7年制《儿科学》、8年制《儿科学》等5部教材。

王秋实  输血科

教授,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学会输血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医学会输血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辽宁省临床用血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输血分会主任委员、全国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血液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八届)、《中国输血杂志》《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编委;近五年承担辽宁省科技厅课题2项,累计经费60余万。发表论文50余篇;参编参译书籍5部;主要从事临床输血、输血治疗和用血管理工作,包括大量用血患者用血管理和凝血管理、疑难用血检测和用血指导、稀有血型用血指导、输血不良反应监控和处理、输血科信息化建设等。

黄瑛  超声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腹部组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超声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兼总干事、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介入专委会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专委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分子影像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超声医学质控中心执行主任等;主要从事和研究介入超声诊断与治疗,获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沈阳市高层次拔尖人才称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课题10项,发表论文80余篇,SCI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8项,主译、主审、副主编、参编专业书籍5部。

丁洋  感染科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青年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炎学组和重肝与人工肝学组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辽宁省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师协会传染病学分会副会长。对各种原因肝病、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丰富经验,尤其在乙肝母婴阻断、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肝硬化及并发症的抢救、疑难罕见肝病、黄疸待查、遗传代谢性肝病等诊治。

王涤非  老年医学科

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辽宁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兼内分泌代谢学组组长、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老年内分泌分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内分泌与代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学会内分泌与代谢分会常务委员;对老年科和老年内分泌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辽宁省老年医学临床研究中心负责人、沈阳市老年共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负责人;获2019辽宁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承担或参与国家重大专项、科技部等课题8项,科研基金累计600余万元;主编出版《糖尿病个体化治疗》等8部专著,国内外核心杂志发表论文54篇,SCI收录文章累计IF 79.4,单篇最高IF 12.91。

许巍  小儿内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感染与控制委员会委员、急救学组秘书兼青年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临床病毒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介入肺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及生命支持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急救专委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Frontiers in Pediatrics》《中国循证儿科杂志》《临床儿科杂志》编委;从事儿童重症和急慢性肺损伤临床科研工作;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7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主流著作5部;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第二届最美儿科青年医师,辽宁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辽宁青年名医。

辛军  放射科

三级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辽宁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分子影像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PET/CT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第二届肿瘤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核医学装备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等5本杂志编委或审稿专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课题7项;发表中英文论文60余篇;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辽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各1项,正电子药物相关国家发明专利5项;副主编影像专著1部,参编国家规划教材及影像专著9部。

季文樾  耳鼻咽喉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分会第二、三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嗓音学分会第七、八届主任委员、《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等杂志编委;多年来侧重于咽喉、嗓音疾病和头颈肿瘤方面的临床与研究工作,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主持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三奖1项。

姚鹏  疼痛科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疼痛病房主任;现任辽宁省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会长、辽宁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委员,曾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癌痛学组副组长;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参与编写《疼痛学》《实用临床麻醉学》等教材,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SCI文章21篇;擅长癌痛、三叉神经痛、骨关节病、颈腰椎间盘源性疼痛、下肢缺血性疼痛、带状疱疹神经痛等疼痛疾病的诊治,在骨转移疼痛的射频消融治疗、椎体成形术、镇痛泵植入术、癌痛的神经丛毁损术、颈腰椎间盘的微创治疗、三叉神经痛射频治疗、顽固性疼痛的电极植入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韩秀萍  皮肤科

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辽宁名医,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沈阳市第一批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及儿童皮肤病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皮肤病学组副组长、辽宁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会长、辽宁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及激光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童皮肤病专委会主任委员及皮肤性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曾任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激光整形亚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主要从事免疫相关性皮肤病及儿童皮肤病研究,共承担省部各级课题10余项,发表文章60余篇,参编相关书籍5部,作为第一完成人获辽宁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

乔宠  产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辽宁青年名医;现任美国生殖研究学会(SRI)会员、PREBIC-AA(国际早产联盟澳亚分会)主席、辽宁省免疫学会妊娠免疫分会主任委员、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东北产科暨母胎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基因诊断与精准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第六届副主任委员;2021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三等奖,2019年以第二完成人获得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一等奖,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7项;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篇,影响因子最高达15.28;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科研课题12项,共获得资助636万元。

夏志军  妇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盆底疾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整合盆底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女性生殖整复分会会长、辽宁省妇科与泌尿盆底学专委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盆底疾病学组组长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2019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名医;负责国家及省市级科研课题20余项并有多项课题获奖,发表文章80余篇;参编或主编妇科泌尿盆底专业专著7部,发明实用专利5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妇科良恶性肿瘤、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生殖整形及盆底肿瘤等;截至目前,是全国完成妇科盆底高级别手术居于前列的术者和单位。

袁正伟  小儿先天畸形重点实验室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2013年作为带头人获批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2018年获“辽宁省优秀专家”称号,2019年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辽宁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曾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出生缺陷胚胎发生机制、早期诊断与治疗为重点研究方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国家重点专项课题3项、973子课题1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作为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的SCI论文50篇;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发明专利1项,成果转化1项。

李志杰  实验研究中心

三级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辽宁省环境与代谢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童肿瘤专委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小儿肿瘤专委会委员、《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编委、“兴辽英才”创新团队负责人,曾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中青年委员;日本庆应大学访问学者,获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杰出青年研究奖;美国NIH/NCI博士后和研究学者,获NIH优秀研究奖和优秀组织奖;2014年被授予“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称号;研究方向为儿童实体肿瘤耐药与转移机制、生物靶分子治疗;发表SCI文章40余篇,单篇最高IF 14.6;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辽宁省科研基金3项;参编英文、中文论著各1部,副主编论著、教材各1部。

吴琪俊  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

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辽宁省预防医学会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委会委员;主要从事重大慢病特别是恶性肿瘤临床流行病与循证医学研究;辽宁省委组织部“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和中国营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主持和参加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课题10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300分。

丛树艳  神经内科

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遗传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帕金森与运动障碍专委会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帕金森与运动障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卒中学会委员,曾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5项省市级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近20篇,累计影响因子70余分;2011年获辽宁青年科技奖,2015年获辽宁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5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2018年入选沈阳市领军人才,2020年入选“兴辽英才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

孔娟  临床营养科

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攀登学者、辽宁省十百千人才计划获得者;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沈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现任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慢性疾病管理学组委员、中国营养学会骨营养与健康分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营养学会特医食品与营养支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曾任辽宁省糖尿病医学营养防治学会副会长兼临床医学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营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等;荣获中国营养学会杰出贡献奖、沈阳市高层次创新人才、辽宁省学术头雁称号等;近年来主持相关课题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专利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60篇,其中SCI收录27篇,累计影响因子达116.821分。

侯阳  放射科

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内知名心血管放射学专家,辽宁省青年名医,第九届“辽宁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辽宁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沈阳市拔尖人才;现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辽宁省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主任、辽宁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常务委员及心胸学组组长;擅长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肿瘤性心脏病、复杂先心病的诊断及肺部疾病影像诊断;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基金10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副主编及参编专著、教材7部,发表论文139余篇(其中SCI收录55篇),先后参与4部心血管影像中国专家指南(共识)的编撰。

潘诗农  放射科

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骨肌学组资深委员、中国解剖学会运动解剖学分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分会常务委员、沈阳市医学会运动医疗学分会副主任委员、RSNA会员、《中华放射学杂志》编委、《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常务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审、二审专家;曾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骨肌学组副组长;擅长骨关节影像、运动医学、神经影像、MR质量控制临床科研工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沈阳赛区)和2013年全运会首席诊断专家;主持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课题6项,发表中英文文章90余篇,主编医学论著1部、副主编7部,创新性开展医大影像系(本科)翻转课堂教学5年,获得1项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和2项省科技进步奖。

陈愉  呼吸内科

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呼吸系统感染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委员、中国药学会抗感染药物临床评价学组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委会理事、中国老年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副组长、辽宁省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对呼吸系统常见病、疑难危重症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军团菌诊治及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位于国内领先地位,以第一完成人获得辽宁省、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以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中英文论文7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8部。

王晟  内镜诊治中心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消化内镜治疗病房副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消化内镜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委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胃早癌专委会委员、中国介入医师分会内镜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常务委员、辽宁省消化内镜质控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消化内镜诊治工作,发表多篇中英文论文,主持科技部重点专项课题1项,研究成果获得华夏医学奖三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张立新  康复中心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康复评定学组副组长、辽宁省康复医学会秘书长;从事康复医学工作20年,擅长脑血管病、小儿脑瘫、脊髓损伤、颈肩腰腿痛等的物理康复治疗;主要从事物理因子和干细胞对脑血管疾病及脊髓损伤的研究,承担国家重点项目分支课题及省级以上课题4项;副主编《康复护理学》及参编康复相关教材5本、指南与共识2本;发表相关论文8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1篇;获批省级及校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

秦晓松  检验科

三级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临床免疫学组委员、“中华检验医学教育学院”辽宁分院秘书长、辽宁省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副会长等社会任职;曾赴美国哈佛医学院、意大利圣·乔万尼医院、日本德岛医科大学交流学习;主要从事免疫与生化分子生物学诊断、实验室质量管理及实验室信息网络管理等领域工作;主持和参与了14项国家及部省级科研课题,累计获得研究经费400余万元;研究成果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应急公关创新团队奖1项,发表SCI收录论文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文24篇,总IF﹥56分),参与编写专著5部。

麻宏伟  发育儿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北三省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协作组主任委员、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儿童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东北三省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与精准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儿童保健与发育行为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发育行为学组委员;研究方向为儿童发育与保健、遗传性疾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沈阳市第12-14届政协委员;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基金等课题6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担任《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等8本杂志编委,参编《儿童保健学》等10余部专著。

 

李东玉  心脏外科

三级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辽宁省医学会心脏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百万千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全国省级医院优秀医生;主持课题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SCI论文、核心期刊论文50篇;从事心血管外科工作30余年,完成各种复杂心脏手术8000余例,在美国和印度阿波罗医疗集团总院心脏中心接受学习和培训,擅长婴幼儿复杂先心病外科手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微创瓣膜手术,成功完成中国医科大学首例心脏移植手术,在心脏瓣膜修复和瓣膜替换手术、心脏肿瘤手术、主动脉夹层等大血管手术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郭阳  神经内科

三级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辽宁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及癫痫学组副组长、辽宁省卫生工作者协会脑血管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康复医学会神经病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神经免疫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癫痫协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卒中学会常务委员;熟练精准完成脑血管病、脊髓病、周围神经病及帕金森病等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癫痫及女性癫痫诊治,致力于围孕期癫痫管理与研究工作,推动药物监测下的孕期癫痫病人管理,促进优生优育;2009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获得辽宁省、沈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国家、省、市级基金资助6项,发表论文100余篇。

 

吕庆杰  病理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辽宁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及细胞学组组长、辽宁省抗癌协会临床细胞学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细胞学组委员、辽宁省预防医学会生殖健康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及宫颈病变与宫颈癌防控学组副组长;从事临床组织病理学及细胞病理学诊断、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尤其擅长妇科、儿童肿瘤及细胞病理学诊断;获得第六批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中国医科大学三八红旗手标兵、沈阳市领军人才等荣誉;以第一负责人获得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著35篇(其中SCI收录8篇),参与著书2部。

张志波  小儿外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现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新生儿外科学组副组长、辽宁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和《临床小儿外科杂志》编委,曾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新生儿外科学组副组长、辽宁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和先天性肝胆系统畸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相关领域先后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多项省部级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在内的多项奖励,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0余篇。

 

张继红  血液研究室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科大学免疫研究所副所长、辽宁省免疫学会副监事长及血液免疫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流式诊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及小儿肿瘤专委会委员、中国临床流式联盟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血液/实体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细胞免疫功能及免疫治疗相关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市级科研课题共8项,多次荣获辽宁省及沈阳市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2部;获得“辽宁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沈阳市领军人才”和“盛京医院优秀科研主任”等荣誉称号。

 

商冠宁  骨科

三级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辽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沈阳市高层次领军人才、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现任国际保肢学会(ISOLS)会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协会(SICOT)骨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皮肤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专委会骨肿瘤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骨肿瘤和骨转移癌专委会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骨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辽宁省抗癌协会肉瘤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擅长骨肿瘤、软组织肿瘤、皮肤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主持完成国家及省市级科研课题14项,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励8项。

李铁刚  急诊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辽宁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沈阳市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人;2018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沈阳市拔尖人才;擅长危重症患者诊治管理和急性中毒患者的救治,熟练掌握急诊床旁超声、血液净化、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食道调搏等技术;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辽宁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辽宁省博士启动项目1项,主持或参与项目累计科研经费190万元;在国际和国内核心医学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其中SCI论文20余篇。

 

 

【荣誉教授】

George F.Smoot,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教授,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世界杰出发明家,爱因斯坦奖获得者,“宇宙胚胎学之父”,在生物、医学,特别是智慧治疗领域有突出成就。

李兆申,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中心主任,全军消化内科研究所所长,上海市胰腺疾病研究所所长。

董家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临床医学院院长,清华大学附属北京长庚医院执行院长,国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和肝脏移植专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领域专家组责任专家。

弗里德·穆拉德(Ferid Murad),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休斯顿医学院综合生物及药理学系主任,美国分子医学会主席以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

刘以训,中国科学院院士,一级研究员,中国生理学会理事,中国动物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辅助生殖与优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委员会主任。

贺林,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世界科学院院士,遗传生物学家,现任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院长,教授,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主任委员,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黄荷凤,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导,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长、生殖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胚胎源性疾病研究所所长。

韩雅玲,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少将,北部战区总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全军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马丁,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妇产科学系主任,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刘允怡,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肝胆胰协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卓敏外科研究教授、和声书院院长,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病医院荣誉院长。

David A. Weitz,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和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哈佛大学著名物理与应用物理学家,哈佛大学工程及应用科学学院终身教授、材料研究科学与工程中心主任、巴斯夫高级研究中心联席主任。

【客座教授】

Richard L. Ehman,梅奥诊所放射学教授兼梅奥诊所董事会荣誉成员,2017年北美放射学年会主席,国际磁共振医学学会主席,欧洲放射学会荣誉会员,获得亚洲及大洋洲放射学学会金奖、国际磁共振医学学会金奖等。

Randy Flick,美国梅奥诊所儿童中心主任,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麻醉和镇痛药物产品咨询委员会(AADPAC)主席,美国儿科麻醉学会候任主席,主要从事儿童麻醉相关的神经毒性研究。

Carol Jeanne Thiele (卡罗尔·珍妮·希尔),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儿科肿瘤部(POB)细胞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高级研究员兼带头人(PI)。

马大青,医学博士,麻醉学教授,Macintosh and BOC 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麻醉学院院士,帝国理工大学威斯敏斯特医院外科兼肿瘤医学部的麻醉学研究中心主任,英国华人教授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陶元祥,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国罗格斯大学新泽西州立医学院麻醉系科研部主任,罗格斯大学新泽西州立医学院疼痛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罗格斯大学新泽西州立医学院麻醉学系终身教授。

左志义,美国弗吉尼亚大学Robert M. Epstein教授,麻醉学、神经科学及神经外科学教授,弗吉尼亚大学麻醉学系副主任,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职称提升委员会委员,获得世界华人杰出医生-霍英东奖。

杨广育,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病理/毒理系冠名教授,美国西北纪念医院病理科外科病理主任,美国西北纪念医院解剖病理医疗委员会主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化学/饮食预防研究学科组评审委员。

叶丽虹,南开大学教授(一级), 南开大学和天津市特聘教授蛋白质生化研究室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常委、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张爱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二级教授,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PI,江苏省儿童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钟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美国纽约州基础医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纽约州卫生署分子神经遗传诊断实验室主任,美国纽约州发育缺陷基础研究所发育遗传实验室主任。

宋冰,英国卡迪夫大学口腔学院教授、副院长,英国卡迪夫大学口腔学院再生医学教授,英国卡迪夫大学附属威尔士医院眼科荣誉顾问,英国医师协会注册医师,英国皇家学院大学研究员。

才藤荣一,医学博士,教授,藤田卫生保健大学副校长,藤田病院康复中心主任,京都县医科大学和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客座教授,日本康复医学会副理事长,日本康复教育委员会理事长。

李英华,教授,瑞典卡罗林卡大学医院新生儿急救中心主任,多家国际知名杂志编委,2005年起至今任北欧儿科杂志(Acta Pediatrica)编委,2014年起任国际儿科学杂志编委。

杨培新,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妇产与生殖科出生缺陷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生殖学协会、美国生理学协会、美国糖尿病协会、美国畸形协会及美国妇产科协会委员,美国NIH基金评审专家。

Jeffrey B. Kopp,教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肾病研究所肾脏病部部长、肾脏病研究室主任,美国肾脏病学会核心会员,国家肾脏基金会(NKF)首都圈(NCA)咨询委员会主席,美国FDA肾功能损伤早期诊断部部长。

Felice Petraglia,教授,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妇产科主任,Human Reproduction Udpate杂志主编,生殖研究学会(SRI)委员,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疾病(SEUD)委员,欧洲人类生殖和流行病学会委员,意大利妇产科学会(SIGO)委员。

Maurice K. Chung,教授,美国Toledo大学医学院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及泌尿外科主任,盆腔疼痛和女性盆腔医学区域中心主任;全球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盆腔疼痛外科医生协会(GSEPS)主席,美国妇女健康联盟主席,美国中西部地区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和膀胱控制卓越中心主任。

Rudi Campo,教授,Leuven Institute for Fertility and Embryology鲁汶生育与胚胎学研究所中心主任,欧洲妇科内镜协会主席,欧洲妇科外科学会主任委员,Walking Egg vzw (TWE)主任委员,鲁汶生育与胚胎学研究所董事会成员。

李奇龙,医学博士,教授,台湾基隆长庚纪念医院副院长,亚太妇产科内视镜暨微创治疗医学会董事会主席,台湾妇产科内视镜暨微创医学会常务理事,台湾更年期健康学会理事长,Gynecology and Minimally Invasive Therapy (GMIT) 总编辑。

Federico Canavese,医学博士,教授,意大利克莱蒙费朗大学医院小儿外科主任,知名国际小儿骨科专家,北美小儿骨科学会(POSNA)成员。

赵一帆,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Through-life Engineering Services实验室主任,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资深会员,英国高等教育学会(HEA)会士。

医院设有一级诊疗科目29个、二级诊疗科目82个,医疗、医技科室(病房)199个,编制床位6750张,年门急诊量432.14万人次,年出院病人数21.35万人次,年手术量8.07万例,患者平均住院日8.2天。

医院素以精湛高超的医疗技术和齐全完善的学科特色闻名于国内外,承担着区域重症患者的会诊、急救及医疗技术和医院管理人才的培训等多重任务,现有374项国际水平医疗技术,851项国内领先医疗技术,615项区域领先医疗技术。

重症医学和急诊医学具有雄厚实力,重症监护病房(ICU)、小儿重症监护病房(P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CCU)、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ICU)和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床位共计439张;新生儿急救中心全国著名。设有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辽宁省胸痛中心、辽宁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辽宁省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

截至目前,医院共有1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急诊医学科、普通外科、感染病科、妇科、产科、新生儿专业、儿科重症、小儿呼吸专业、小儿消化专业、小儿外科、中西医结合脾胃病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临床药学、临床护理、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骨科。

医院共有34个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肾病学、神经内科、骨科、神经外科、肿瘤科、重症医学、眼科、老年病、康复医学、消化内科、血液内科、泌尿外科、胸外科、耳鼻咽喉科、肿瘤放射治疗、肝脏外科、结直肠肛门外科、口腔颌面外科、麻醉科、病理科、放射诊断科、核医学科、超声诊断科、皮肤科、儿科、检验科、介入科、心脏大血管外科、风湿免疫科、临床心理科、全科医学科,2个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牙周病科、精神科。

医院共有37个具备开展药物临床试验资格的专业——妇产、呼吸、心血管、内分泌、肾病、消化、肝病、麻醉、皮肤、小儿呼吸、小儿肾病、血液内科、免疫、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口腔、肿瘤、医学影像(放射诊断、介入放射、核医学)、中西医结合(消化)、小儿神经病、急诊医学、重症医学、普通外科、眼科、耳鼻喉、小儿重症、小儿内分泌、小儿消化、老年医学、临床营养、睡眠医学、变态反应科、全科医学、骨科、肿瘤(临床试验病房)、I期临床试验研究室;医院也是第二批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之一,大大增强了临床研究能力。

辽宁省医院管理研究与培训中心、辽宁省护理人员培训中心、辽宁省涉外医疗服务中心、辽宁省影像医学中心、辽宁省康复医学中心、辽宁省母胎医学中心、辽宁省围产急救中心、辽宁省产科临床协同创新联盟理事单位、辽宁省肝病研究治疗中心、辽宁省血液病医疗中心、辽宁省运动医学医疗中心、辽宁省盆底疾病诊治中心、辽宁省中毒诊治中心、辽宁省内镜诊治中心、辽宁省传染病医学中心、辽宁省医疗会诊中心、辽宁省妇科内镜诊疗技术质量控制中心、辽宁省妇科疾病质量控制中心、辽宁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控制中心、辽宁省周围血管病及肿瘤介入诊疗技术质控中心、辽宁省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辽宁省消化内镜质控中心、辽宁省康复医学专业质控中心、辽宁省产科专业质控中心、辽宁省感染性疾病专业质控中心、辽宁省脑损伤疾病质控中心、辽宁省超声诊断质控中心、卫生部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培训基地和卫生部冠心病介入诊疗、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导管消融和植入器械)培训基地共30个省级以上医疗诊治、质量控制和培训中心设在医院,为推动辽宁省各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高相关专业诊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无相关信息